黑白影调是以光影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画面形式,图像中,所有信息由明暗元素组成,由于没有色彩的参与,光会直接作用在画面叙事的表达上,前仆后继的艺术家沉迷其中,究其奥秘,各立门派,亚当斯穷极一生所学,成就了他的曝光理论,一直被后人沿用至今。黑白影调曾经掌控世界经典影像200多年的漫长时光。现代影片,基本都是色彩电影,从业者往往会因色彩的覆盖而忘了光影的根本支撑,只在乎色相反差,而忽略了亮度反差,所以好多人做一个黑白风格的影片,只是把饱和度改为0,实际上,画面是灰的。
光影,从绘画艺术到摄影艺术都是不变的金标准,他们用黑和白来表现形状,用灰来呈现细节,所有的细节都在灰调子上。
我在同一张纸上素描,下图反映了仅用光影变化,就搭建起一个立体的世界,黑白影片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看到的黑白影调照片,是不是莫名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质感呢?
如何用达芬奇做好黑白影调质感? 1:用色轮做亮度分级,区分出暗部、中灰、亮部 2:通过图层节点,用RGB混合器分离肤色,调整色相明度,用亮度混合模式剥离色彩信息,留下亮度信息,结合图层节点覆盖关系,达到肤色明度的提升。 3:降低饱和度到0,用曲线做非线性调整,获得阴影、中间调、高光。
小总结 :黑白影调很关键一点是处理好亮度关系,在有人像的画面中,尽量把人脸的亮度曝光在756以上,这也符合亚当斯那套理论,如果单纯通过提升整体画面到亮度来曝光,画面会整体变亮,我用了RGB混合器方法,只提升皮肤色相区域的明度,这种方法要用到图层节点和改变合成模式,优点在于精准且无需抠像。
当皮肤明度提升后,再通过曲线做整体明度的非线性调整,此时你会发现对皮肤的控制更敏感,拉一条S型曲线,曲线的肩部正好就对应着皮肤区域
黑白影调,虽然没有了色彩作为画面元素,但光影关系更为重要的凸显出来,如果只是将饱和度调整为0,光影反差没有得到强化,元素也不能很好的呈现,通过提升皮肤明度,强调叙事重点,吸引观看者注意力,再加上亮度非线性调整很关键哦。
方法就介绍到这里,是不是还比较简单呢?一起来看看调色后的视频吧,如果想练习下,看完视频去公众号自取!
现代影片,基本都是色彩电影,从业者往往会因色彩的覆盖而忘了光影的根本支撑,只在乎色相反差,而忽略了亮度反差,所以好多人做一个黑白风格的影片,只是把饱和度改为0,实际上,画面是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