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怀旧MV调色分享

初获素材

《赖教授》这支 MV 由成都 GenHouse 根号肆团队拍摄制作,摄影机使用 BMPCC6K,素材交接方式为 ProRes422 4K 成片,由我方分割。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工作流程,免去了套底步骤。有叠化镜头的部分单独加在最后,若后期需要剪辑修改,只需将新增镜头单独发送即可。这样的流程尤其适合时长较短的项目(不包含那些酷炫转场、花哨炫技型作品)。

第一次调整

拿到素材后,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先给出一个初版色板。多数情况下,客户对影片风格并没有清晰概念,这也是设计行业“越改越多”的根源。等客户对色彩有了直观印象,问题才会接踵而来。当然,也存在一次就命中的情况,那是最轻松的合作。

第 2、3 次调整

客户提供的参考风格是室内偏哥特、室外较中性。我们据此分别制作了室内与室外匹配图,客户表示“有内味儿了”,并确认按此方向继续。第二轮全局调整后成片发过去,对方又觉得“不是想要的感觉”,于是开启了第三轮沟通。

这次客户想尝试暖色氛围,我们很快做了版本并发过去(图略)。客户回复:“emmmmmm”。第四轮沟通时,客户提出想要“回忆感”,因为这是一场回忆戏。最终我们制作出现在这个版本:回到现实部分的色彩趋于中性,帮助叙事,让观众更容易分辨时空转换。

沟通与感受

色彩需求往往只在一个细微的点上,可能是偏黄一点、青一点、亮一点或暗一点。色彩本身极具主观性,同一画面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客户,感受都会不同;客户在手机上看,与在调色师屏幕前看,也完全不是一回事。如何高效沟通,是一门玄学。

调色师除了技术,也要情商高一点。KANG 调色实验室或许能帮你解决这种沟通难题。到了成都,你整个人都会沸腾,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