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作为2021年全球最受关注的热门电影,在94届奥斯卡夺得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奖、最佳原创配乐、最佳音效、最佳剪辑、最佳艺术指导,成为当届奥斯卡最大赢家。
该影片由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投资1.65亿美元,上映后,收获的评价褒贬不一。单从美术和技术来说,奥斯卡的六大奖项便是对影片和制作人员的肯定。
“人的出生,一开始便被赋予了使命,完成属于自己长达一生的剧本”

主人公保罗的一生极其悲惨,他的所有行为不过是贝内·格塞特姐妹会为其打造的剧本,在整个沙丘世界中,姐妹会是在背后操纵一切的组织。整个作品其核心价值观即反救世主、反英雄的思想主义。
在电影沙丘中,去描绘了世界观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着重描绘了沙丘的环境。在视觉效果上带给了观众极大的美学冲击,惊叹于摄影构图、光影层次、色彩色调之美。影片大部分色彩采用低饱和度的画面风格,相对于近年大热门电影的高饱和度和绚丽鲜明的色彩不同,沙丘呈现了一种类似中世纪古典之美。为观众立起了宏大的沙丘世界,与其说是电影,更像作为整个庞大沙丘世界的预告片。
厄崔迪家族的故土,一颗被海洋覆盖的星球,雨水充足,农渔业发达,在厄崔迪家族的统治下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环境的安逸。其主色调为青绿色,整个星球生机勃勃。
影片开始的节奏很缓慢,以介绍背景及其人物的叙事为主。主人公保罗开始的梦是模糊的、碎片的,这时候的他还未觉醒,梦境的色调为温暖的暖黄色,模糊的逆光镜头,神秘而美好。
保罗梦境中模糊的女孩
与母亲吃饭这场戏,母亲日常训练保罗,使其熟练掌握音控力,整体看来为暖色调,暗部并没有沾染,很厚重,阳光明亮和温暖,像无数个日常一样的平稳,画面对比度很高,让光影更加的有层次,突出人物的质感。
缓慢而平稳
皇帝的使臣带着任命前来,厄催迪家族在此迎接并完成任命仪式,导演在影片中用了很多的比较级镜头来突出人类在庞然大物面前的渺小。青绿的冷色调,整齐迎接使臣的方队,以黑色的服装突显庄重和严肃的氛围。人的肤色往往处于中性的状态。
庄重的任命仪式
在派遣先锋部队去往沙丘星球之前,保罗梦见了邓肯会死在战斗中,在对话的镜头中也从邓肯身上的红色暗示了他的结局,红色代表危险和死亡。
暗示危险
圣母测试保罗这场戏中,在后期处理中用了大量的遮罩来突显人物的轮廓光影,深邃的黑,形成了未知的压抑氛围,圣母头戴黑纱坐于光中,身体却尽显黑暗,与周围的暗部呼应,仿佛为生命背后的决裁者,画面极具张力。大面积的黑色把神秘和危险气息氛围烘托到了极点,对保罗形成了极大的压迫感,侧面表现出其姐妹会犹如一双巨大的黑暗之手在暗中操纵着一切。在这场戏中,保罗的情绪是不断变化的,从不明所以到痛苦再到无惧。
内心的戏剧变化
厄崔迪家族舰队到达厄拉科斯星,统治并接管,保罗来到梦境中的星球,加剧内心的矛盾。此时的厄拉科斯与卡拉丹形成强烈的对比,卡拉丹是一颗水星,水是厄崔迪家族的根本,皇帝让其脱离了根本,这意味着厄崔迪家族正在走向灭亡。不同于卡拉丹潮湿的青绿色调,厄拉科斯星是一颗沙漠星球,正如天空的微黄,空气中没有水份。

荒凉而衰亡
保罗一行人外出这场戏中,介绍了星球的地理环境背景及香料的采集等。贯穿全影片的导演风格“巨型美学”得以体现,影片的镜头总是很极端,沙漠中的大量广角镜头,表示人类在大自然中是一个非常渺小的存在,巨大的沙虫与渺小的人类造成了视觉上强烈的反差感。影片没有一昧地追求当下好莱坞大片标配的清橙对比色调,荒凉般的黄色色调,时而模糊的画面,漫天黄沙,中性低饱和的肤色,配色的完美统一,画面犹如恢弘的史诗令人震撼。
人类不过沧海一粟
保罗第一次接触到香料,加速他的觉醒,梦境越来越清晰,清楚的出现了契尼的面庞,不再像刚开始的朦胧碎片。梦境的色调为橙黄色,浓厚且梦幻,很不真实,随着预言的觉醒,梦境的色调会越来越接近现实的色调。
觉醒的预言
在电影中,冷暖色调的转换,不仅是场景之间的变化,更是人物画面情绪的走向转变。画面来到帝国军队的星球,色调不同于卡拉丹的生机、厄拉科斯的荒凉,冷峻战栗的暗蓝色调充斥着整个星球,强烈的对比度和冷色调无不以烘托出帝国军队的残酷与决心,此次行动必将成功。


灭亡的前夕
厄崔迪家族一夜之间被灭亡,这里像及了中世纪欧洲的一副油画,公爵呈裸体处于弱势一方,与穿着整齐军装的哈克南家族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后来公爵咬破毒药同归于尽造成了巨大的戏剧反差,公爵咬破毒药前是暖色,咬破毒药后是冷色,淡淡的绿色代表着中毒死亡。
戏剧化的对比
保罗和母亲逃出后,在沙漠中,再次接触到了香料,这时的预言梦境,已逐渐真实,色调也逐渐趋居于现实。
逐渐清晰
色彩作为烘托影片情绪和温度的重要手段,能让观众直观的感受了解到画面中的气氛和情绪。保罗母子夜幕穿越沙虫地带,微微的暮色带着薄薄的蓝绿色,夜晚的清冷与荒凉,与白天耀目的炙热感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色彩的温度
影片没有高饱和,没有鲜明的颜色,没有强烈的色彩反差对比来夺人眼球。浩瀚宏大的沙丘小说作品和极具个人视觉风格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产生的独特化学反应。电影《沙丘》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在当下色彩纷繁鲜明的众多电影中打造了特有的色彩风格。片中色调极为单一,大量的场景留白镜头和极端的比较镜头为观众呈现了带有个人风格的美学奇观,一个磅礴、宏大、深邃的沙丘世界,一个未来科技与原始古典碰撞的沙丘世界,一个史诗级的沙丘世界。

KANG调色实验室在成都,是一家致力于帮助影片色彩提升和达芬奇Davinci Resolve调色培训计划的民间机构,为国内众多企业提供了最优质、真诚的影视后期服务,希望能与您一起交流。点击这里访问查看一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