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什么是电影感,怎么调电影感?

导演/Director:
摄影指导/DP:
COLORIST/调色师:

最近更新内容

电影是通过声音和画面来讲故事的一种方式

那么什么是电影感?

首先,它是观众在观影中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来源于声音和画面的协同配合,精妙的配合往往让故事更加真实,让观众更加沉浸,这就是电影感。

作为一个调色博主,声音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单从画面来讲,我们增加电影感的方式,主要通过控制光影和色彩,引导观众的视觉重心,让观众在视觉上更好的理解故事。

接下来我们分别分析三个经典电影画面

01

第一个片段来自电影《瞬息全宇宙》,画面拍摄了在餐桌上忙着处理账单的女人和正在吃饭的父亲。整体影调偏暗,氛围压抑,首先从光影的角度来看,画面大部分信息集中在中暗部,整体影调偏低,台灯暖色点光源照亮了人物的面部,把人物从环境中凸显出来,左右的鱼缸和监控分别做了提亮,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对生活的疲惫感,既要经营自己的小洗衣店,又要照顾痴呆的父亲,餐桌也是办公桌,生活工作交织在一起一团乱麻。从色彩角度来看,冷暖的搭配使画面的叙事元素充分表达,整体画面色彩杂乱无序,各种颜色的物体堆放在一起,她的生活就像画面的色彩一样杂乱没有秩序,都是中年人的苦恼,这些调整设置都是为了表现女人无法平衡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状态,推动剧情的发展。

02

第二个片段来自电影《山河故人》,这个镜头拍摄了梁子在一天疲倦的工作后,茫然的望向远方,从光影的角度来看,画面大部分信息集中在中灰区域,整体影调偏暗,直接点明了傍晚的时间状态,传达出了人物如同背景一样“萧瑟”的内心情绪。从色彩角度来看,不同色温让画面有了冷暖对比,远处青色的山峰和近处微弱的橙红色火焰,烘托了主人公异乡谋生的凄凉和人到中年生命力衰退的内心感受。

03

第三个片段来自电影《乔乔的异想世界》,在光影层面,通过提亮前景压低背景,将观众的视线集中于人物,再通过强化人物面部的明暗对比,进一步凸显出人物内心的迷惑,表明了童子军对纳粹军队的正义与否开始产生怀疑。在色彩层面,通过强化服装的棕黄色,交代了二战德军的故事背景,为孩子即将被纳粹利用做了铺垫。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软件里如何操作

先我们先看这个画面, 大致内容是藏族一家人正在屋内吃饭,他们穿着传统服饰,屋内的美术置景都也非常有藏地特色,墙壁内燃烧着蜡烛、房间里弥漫着薄薄的烟雾。

调色上,我们来看一下

一级调整

像这种富含民族特色仪式的画面,往往会通过压低曲线来获得一个深邃扎实的影调,并且光线要过渡自然

色彩上,用RGB混合器突出藏族服饰的红色表现和强化屋内金黄色光源

再通过窗口工具,区分画面明暗关系,提亮光源照射范围,压暗环境散射光,引导观众视觉重心,进而展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和藏族人民热爱生活团结拼搏的精神内在。

再看接下来的这个画面

我们首先做好一级调整,还原正确的反差


为了更适合画面肃穆宣誓的氛围,中灰区域我们向青色偏一些

为人物面部打上遮罩,设计好合适的光线特征,引导观众的视觉重心

色彩上用RGB混合器,为革命纪念的背景照片染色,传达历史的厚重感

通过刚才一冷一暖两个案例,相信大家对如何通过光影和颜色让画面叙事能力更强,更能讲故事,从而获得电影感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看似简单,实则还是有一定难度,尤其对于初学者,还是很难做出理想的风格,我们开发了一套用于获得电影感的LUT,包含了5种不同风格,可用于不同场景使用,LUT是基于RGB混合器开发,使用的时候没有任何限定器抠像痕迹,也没有自定义曲线色相对色相产生的狭窄区间,不会因为调整画面亮度和颜色导致风格失效。

➡️点击这里了解该LUT